
一、产品定位:从 “性能标杆” 到 “赛道传奇”
小米 SU7 Ultra 的诞生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进军高端市场。其前身 SU7 标准版(21.59 万 - 29.99 万元)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体验迅速打开市场,而 SU7 Ultra 则通过纽北赛道挑战完成品牌调性升级。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以 6 分 47 秒的圈速打破纽北量产车纪录,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49 万元)和路特斯 EMEYA 繁花(80 万元)。
限量版车型在标准版基础上进行了17 项赛道化改造,包括碳陶瓷制动盘、前六后四活塞卡钳、21 英寸锻造轮毂及 24K 金碳纤维车标等,同时搭载双 V8s+V6s 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输出功率达 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时速突破 350 公里 / 小时。这些配置使其成为目前全球加速最快的量产电动车之一。
二、核心配置:技术平权与豪华重构
- 动力与续航
搭载 93.7kWh 半固态电池组,支持 5.2C 超快充技术,11 分钟即可完成 10%-80% 电量补充,CLTC 续航最高达 630 公里。若选装竞速套装(价值 10 万元),可解锁赛道模式下的 1548 马力全功率输出。
- 智能座舱与驾驶
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 + Xiaomi HyperOS 系统,支持五屏联动(16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后排拓展屏)。智驾系统配备 2 颗 Orin X 芯片,算力达 508TOPS,支持高速 / 城市 NOA 功能,并内置 “赛道大师” 模式,可实时显示 G 值、圈速等数据。
- 设计与工艺
车身尺寸为 5115×1970×1465mm,轴距 3000mm,采用低趴轿跑造型。全系标配 24K 金碳纤维车标,提供闪电黄、太空银等 5 种专属配色,内饰可选 Nappa 真皮与 Alcantara 材质拼接,座椅刺绣 “纽北限量版” 标识。
三、市场表现:定价策略与用户反馈
- 价格争议与销量
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的售价较标准版(52.99 万元)溢价 53.8%,但仍低于预售价(81.49 万元)。这一 “高开低走” 策略被解读为市场试探,通过预售阶段 3680 台小定数据验证用户心理预期后,正式上市价格直接锚定 50 万 - 80 万元区间,2 小时内大定突破 1 万台。
- 交付与产能
标准版 SU7 Ultra 已于 2025 年 3 月启动交付,月产能约 2000 台;纽北限量版计划于纽北挑战完成后(预计 2025 年 6 月)上市,全球限量 500 台。截至 4 月,小米 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其中 Ultra 版本占比约 15%。
四、未来布局:从单品突破到生态扩张
- 车型矩阵
小米计划 2025 年推出首款 SUV 车型YU7(预计售价 30 万 - 40 万元),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搭载 800V 高压平台与激光雷达,CLTC 续航最高 820 公里,目标对标特斯拉 Model Y。2026 年还将推出代号 “昆仑” 的增程 SUV,主打三排座椅与固态电池技术,起售价或下探至 15 万元。
- 技术储备
小米汽车 2025 年研发投入预计超 300 亿元,重点布局自研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V8s 电机、大压铸集群等核心技术。目前累计智驾里程已突破 1 亿公里,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即将开启内测。
总结:小米汽车的高端化路径
小米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的推出,不仅是对品牌价值的重塑,更体现了小米 “技术普惠” 的战略思维 —— 通过赛道技术下放至量产车型(如碳化硅高压平台、半固态电池),实现性能与价格的再平衡。未来,随着 YU7 等车型的上市,小米汽车将形成 “20 万 - 30 万走量车型 + 50 万 - 80 万旗舰车型” 的双轨布局,逐步构建覆盖主流市场与高端市场的完整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