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应对措施
- 调整生产策略:许多车企纷纷制定了停产燃油车的时间表。例如,奥迪宣布从2026年开始,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大众表示将在2035年前停止在欧洲市场销售燃油车;沃尔沃表示,到2030年,其整个产品系列将实现全电动。
- 加大研发投入:车企们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中,包括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如宝马集团,虽然对禁售燃油车政策存在疑虑,但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计划到2030年其全球总销量至少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旗下主要品牌也将全面实现电动化。
- 探索替代燃料:除了纯电动车,一些车企也在研究和开发其他替代燃料技术,如氢燃料电池、合成燃料等。虽然合成燃料或氢能短期内难以普及,但长远来看,这些技术有可能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多的零排放解决方案。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传统燃油车制造商面临挑战:从法规层面来看,2035年欧盟市场上的新车必须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标准,这将使得传统的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无法满足要求,面临无法进入市场的困境。而且现行法规对排放超标的处罚严厉,每超出1克二氧化碳排放量,制造商需支付95欧元的罚款,这对汽车巨头来说是巨大开支。
-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机遇:随着燃油车禁售日期的临近,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对环保和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也促使更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这将推动全球汽车消费趋势的转变,促使更多消费者转向更加环保和经济的新能源汽车。
- 汽车供应链发生变革:汽车行业的转型将导致供应链的重塑。一方面,传统燃油车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面临订单减少、业务萎缩的困境;另一方面,电池制造商、充电桩制造商、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等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 行业人才需求改变:汽车行业的转型将改变人才需求结构。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人才需求可能会减少,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将供不应求。企业需要培养和吸引适应产业变化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以满足转型后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