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汽车 坟,电动共享汽车坟场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3 08:23:50 浏览20 评论4

4人参与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共享电动汽车坟场”为何仍在增加?

因为共享汽车的电动车的产品质量没办法保证,续航能力比较差,冬天比较冷的话根本没办法启动,所以出现了特别严重的故障问题。
因为现在这些东西的使用量不是非常的高,很多人已经购买了汽车了,但是资本对于这方面的调控不是特别的好。
因为现在这个产业链一直在增加,再加上人们的素质不是很高,所以一直都在增加这种状况。
在中国,“共享电动车坟场”正在迅速增加。目前,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市场。 2021年上半年在全球销售的 260 万辆电动汽车中,中国占了 110 万辆。然而,一些问题正在出现。在浙江杭州,有一处存放着大量废弃共享电动车的地方,被称为“电动车墓地”。其实类似的现象在中国很常见一些大型“墓地”中闲置电动汽车达2000多辆。
一位长期报道中国汽车产业的美国记者表示,“起初,中国政府为了支持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投入巨额补贴,一时间有5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然而,当2020年政府补贴结束时,许多涌入电动汽车行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倒闭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闲置的共享电车。大量闲置的电动汽车集中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城市机动车辆过多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停车难等一系列“城市病”。有限的社会流量资源和不断增加的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矛盾突出。为缓和这一矛盾,是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新型城市旅游派对。风格应运而生,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共享汽车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优势得到了有关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国家层面,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小微客车租赁的通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共享汽车,科学确定共享汽车的定位。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文件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共享汽车发展。
一位行业高管表示,共享电动汽车的失败还有其他原因。他说:“从2019年开始,打车软件将被广泛使用。电动汽车不适合长途旅行或共享随着打车软件的普及,共享电动车行业顿时陷入困境。 ”在中国,二手电动车往往很难找到买家。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性能和风格很可能每隔一两年就会过时。论电动汽车新车型层出不穷的“电动车坟场”的背后,还在不断增加。

千辆电动共享汽车被弃荒野 场面如“坟,共享汽车也要走到尽头了吗?

共享汽车这个东西只能是方便大家。走到尽头肯定是不可能的,现在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能说当时肯定是没有处置好这些。车辆,所以造成了浪费。
其实共享这种东西的出现,真心不太看好,毕竟一线二线大城市还好吧,居民的素质高一点,对这些共享东西的保护还好些,但对于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东西就是摆设,然后废掉。
有可能,最主要的是国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不然真走到尽头了
电动汽车被弃荒野也是厂家废弃的。这是厂家怎么做的?是厂家的行为。厂家这么做是因为,这么多共享汽车厂家已经无法负担其费用。所以厂家抛弃了。
每个新生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他就成为了后淘汰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遇到这样的一些坎我们就想办法解决种种找出他不利发展核实日怎样才能是何人们的需求就不会出现这样堆积如山的汽车谢谢
可以说是出现了一定危机,但不一定走到尽头,只要它能及时整改,未来的发展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共享经济这种理念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更新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认识到共享经济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现在的共享汽车,跟新换代的共享经济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滋生一些问题。从前段时间的ofo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可以看出,共享经济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很早之前关于共享单车费用问题,新闻上也不止这一次的曝出过相关问题。有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系统故障,无法停车;有的用户已经把车还了,但后台还在计费,导致用户莫名其妙花出好多钱。诸如此类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一定烦恼,从而让用户对共享经济产生质疑。
共享汽车的使用确实有一定的问题,毕竟这么大一个东西,需要一定的空间放置,停车位置也是一大难题,有些用户可能找不到停车位置,就将其随意丢弃。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破坏。
虽然共享汽车的投入目前还不是很普及,但是共享汽车的发展潜力还是可以的,毕竟共享汽车对于买不起车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共享汽车的发展处于尝试阶段,后期说不准会有什么更大的创新,因此我们应该对它的发展持积极态度。

电动共享汽车坟场

共享汽车全军覆没?为什么中国人宁愿买车也不愿租车

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汽车区中,有一支神秘力量,叫做“联动云”。你可以看见这些身上贴着联动云标识的车,各种花式疯玩,有的在好汉坡上全油门狂冲,磕了前杠、托了底也完全不在乎;有的在泥坑里面打滚,被石子打得满身都是伤痕也不在乎;有的在路上疯狂甩尾漂移,一点也不考虑轮胎和悬挂部件的磨损……
为什么联动云这么猛呢?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开自己的车,不快,开别人的车才是最快的,毕竟不心疼。联动云正是一家共享汽车公司的名字,驾驶它的人都是租客。
大家对于共享汽车这个词汇可能并不陌生,共享汽车就是以网络平台APP为核心,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取用、归还、收费。它和传统的日租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取车点和还车点数量多,相关手续也简单,使用更加方便,非常接近我们熟悉的共享单车,其诞生目的主要是为了取代出租车、网约车,提供自由度和私密度更高的短途出行方式。
2010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大型共享汽车平台,此后各路资本纷纷跟进,什么微公交、EVCARD;什么GoFun出行、友友用车、盼达用车;还有我们熟悉的联动云。短短几年,就出现了一大堆共享汽车公司,它们的汽车在街头随处可见,共享汽车app的用户数量一度达到了952万之多,一年融资金额则高达千亿。很多行业分析者乐观地认为,到2025年时,投入运营共享汽车数量可以达到60万台,此后还会不断扩张,攻占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结果是什么?如今已经是2023年了,离预言中的年份仅剩2年,而中国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无限趋近于0。从2019年开始,就不断有共享汽车企业暴雷,有的大规模裁员减薪,有的直接拖欠用户押金无法归还,有的干脆就直接宣布破产。还在苟延残喘的企业,也不再坚持共享模式,而是转为传统的日租车模式。
在很多城市的郊区,你可以看到共享汽车最后的波纹,它们整齐地停放在荒地上,数量成千上万,一眼都看不到头,无人使用也无人打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身上全是污渍和锈蚀,成为了老鼠窝和杂草堆。甚至有的新能源共享汽车已经起火自燃了,都没有人抢救一下,直接就烧成一堆废铁摆在原位。
如果说共享单车只是经历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那共享汽车真就是全行业完蛋,是什么让这个风口如此快地走向了灭亡呢?简单来说,共享汽车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些刚需而产生的,它的本质其实是,为了赚国家的钱,而去强行培养用户习惯。
如果你深挖共享汽车APP背后的资本,就会发现,它们大多背靠某家车企,比如说盼达用车背后是力帆,联动云背后则是观致,其余就不一一列举了,你只需要看这个平台装备的都是什么牌的车,它背后的靠山车企就是谁。然后大家再想想,201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正是车市发展逐渐变缓,竞争加剧的时候,一些竞争力比较差的车企,手里积压了很多车卖不出去,但是生产线又不能停,这时候只要控制一家共享汽车平台,把库存都甩到它那,就可以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把车卖掉。
如果左手倒右手卖的是新能源车,那就更好了。因为我国的新能源补贴和双积分政策,每卖出一台新能源车,车企就可以获得数万元的补助,再加上可以收获新能源积分,供自己的燃油车去使用,又变相降低了油车的生产成本,这些积分还能高价卖给其它的油车车企,再赚一波。然后呢,这些虚空产生的销量和积分,又会让车企的业绩变好看,给投资人信心,然后股价蹭蹭往上涨,又赚一波。
有些车企为了吃到这波红利,甚至造出了究极怪胎车,以某某E50新能源车为例,就是一个老头乐的尺寸,啥配置都没有,小电池仅能提供170km的纸面标称续航,放在今天,3万都没人买,但是在当初其售价竟然高达23万元,就差把“骗补”直接写在脸上了,就这样的玩意,共享汽车平台一买就是几千台。其余的平台也差不多,装备的大多是价格虚高、性能差劲、平时根本卖不出去的车。
车企是吃到红利了,那共享汽车平台怎么办呢?这些平台需要不断吸纳新用户,以用户数为底气来讲故事,这样才能继续大规模融资,从外面融了资才可以继续玩左手倒右手。所以各大平台都推出了优惠政策,什么免押金啦、大额优惠券啦、免费体验啦、小刮擦免赔啦,把能掏出来的福利全都掏了,只为快速揽客。
这种行为带来的恶果就是,大幅度降低用户门槛和搞破坏的成本。很多人并不需要用车,也开着这些共享汽车去玩,比如说新司机直接拿共享汽车练手,还有开头说的联动云越野漂移。反正有优惠政策摆在这,用车费用很低,出现啥损坏也没有押金可以扣,几乎不用付出代价,使劲造就行,甚至有人直接偷共享汽车里面值钱的配件拿去卖。你想想,本来这些平台买的就是,车企卖不出去的价格虚高、性能差劲的垃圾货色,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完好率肯定感人。
对于那些真正想要用车的优质用户而言,这就是场灾难了,可能你连换几台共享汽车,都是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法开,几番这样的经历之后就会彻底失望。而且共享汽车的使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各大平台基本都是规定还车要还到路边的免费停车位,城市道路资源紧张,找车位就已经很难,还要免费停车位?那真的是痴人说梦了。车又烂,还车又麻烦,用户难免会觉得,真不如多花钱直接打个滴滴,至少不用自己操心。
所以,在经历了烧钱带来的短暂辉煌后,各个共享汽车APP的用户增长很快就放缓,活跃度也开始下降,至于盈利,更是遥遥无期。所以资本逐渐对这个风口失去了信心,开始撤离。与此同时,国家的新能源补贴也在一步步退坡,车企无法再靠骗补吃到多少红利,也开始慢慢放弃,两个支柱倒塌后,共享汽车自然就走到了穷途末路。
现如今,只剩下成千上万的废弃共享汽车,静静地躺在坟场里承受风吹雨打,它们在无声地诉说:“共享虽好,但也不是啥都能拿来共享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本千叶县一家墓地推出共享坟墓,共享坟墓的推出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享坟地推出背后说明了日本的土地真的很少,面积非常的小,所以才会推出共享坟墓。
这个推出的背后说明了日本的资源已经严重不足,日本的资源正在面临着枯竭。
说明很多人对于自己死后葬在哪里有一种担心吧,也说明墓地现在的确是不怎么够用了,已经寸土寸金了。
说明现在人对于土地规划是越来越重视了,但是也对这种死后的丧仪越来越轻视了。
日本千叶县一家墓地推出共享坟墓,这是一件极为新鲜的事情。我们听过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以及共享雨伞和充电宝。但对于共享坟墓这样的事情,却是头一遭听说。
在共享坟墓的背后,我看到了寸土寸金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能够说明日本的土地资源紧张,使得坟墓的价位大涨。
现在的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生活不容易,即便是死也同样不简单。”。在城市中,想要在百年之后,有一块长眠的地方,动辄需要花费十万,甚至是数十万的费用。
而日本千叶县的一家墓地,之所以会推出共享坟墓,只因为下面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墓地价格太贵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本身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但日本的人口数量,却并不算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的土地资源,也就必然会十分的紧张,相应的墓地也会十分的昂贵。
即便是一座非常普通的目的,也需要花费7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为44万元左右,才能够享有一座独立的墓地。
但如果是多人共享一块墓地情况下,则这笔花销就要小很多。一个墓地可以放置35个骨灰盒,按照上面的价格平摊下来,每一个骨灰盒,只需要花费不到2万元即可。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现在的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中存在的老人十分多。而众多老人百年之后,对于墓地的需求量较大。
因此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方面为了节省土地资源,而另一方面也为了应对高涨的墓地价格,所以才出现了共享墓地的情况。
如果是一家人共享一块墓地,这个应该能够被大家接受。如果是35个人共享一块墓地,你们能接受吗?

为什么说共享汽车倒闭并非坏事

从没有一个行业会像汽车共享领域一样如此割裂,一边是途歌、GoFun、EVCARD等老牌共享车企问题频出,一边则是吉利、戴姆勒等传统车企加速布局共享出行。
3月9日,北京蔚星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蔚星出行)正式成立,这家新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蔚星科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蔚星科技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与戴姆勒旗下移动服务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总部落于杭州,共计投资17亿元,双方各持股50%。据悉,该公司主推高端车型共享出行服务,其中一部分高级服务人员具备中英双语交流能力,可满足国际客户需求。
无独有偶,就在蔚星出行正式成立一周之后,东南亚共享出行巨头Gojek也获得了12亿美元的融资,以便与当地曾经火爆的Grab相抗衡。
这是近期共享出行领域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在此之前共享出行领域就经过了近乎残酷的洗礼,友友租车、中冠共享汽车、EZZY、car2go、途歌等共享汽车平台悉数停运,制造共享汽车坟场EVCARD和受疫情影响“被迫”推出优惠日租业务的GoFun也并不好过。
疫情影响雪上加霜
自2017年3月,友友用车发布停止运营公告开始,这个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行业,便开始蒙上了一层阴影。紧接着2017年10月,EZZY宣布解散;11月,天津"小灵狗"被曝跑路。到了2018年,麻瓜出行宣布停止服务;北汽旗下业务轻享出行宣布进行业务升级,弱化企业作为运营者的角色;不固定停车位的途歌也开始退出南京市场,一年之后,途歌创始人王利峰便登上了“老赖”的名单。
在途歌问题频出的同时,共享汽车坟场也开始逐步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红极一时的汽车共享业务迅速坠入泥潭。而在此期间,身在青岛的大道用车,也出现了押金退不出的情况;三加壹共享汽车负责人被捕,退押金迟滞;主攻合肥的小明出行,押金也无法退出。一时间,退押金难成了诸多消费者难言的苦衷。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共享出行项目都是在亏本经营。在去年10月19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上汽集团的董事钟立欣就曾透露了大道出行倒闭原因。他说:“大道在关闭以前,他们每辆车每天的营收可以做到一百块钱,意味着一个月的收入是三千块钱,要支付1350元的汽油费,45%是汽油费,另外保险,摊到每个月是五百块钱,调度费每个月是584,停车费200,维护费250,累计加起来是3067块钱。这部车子每个月产生的收益是3000块钱,运营费用就要花掉3067块钱,所以运营是非常重。”
虽说以燃油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企业并不多,但其并不受续航里程的影响,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企业,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进行车辆调动和充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整体的运营成本。从这里说来,亏本经营是绝大多数共享出行企业的常态。
而在新冠肺炎爆发的背景下,共享出行企业变得越发艰难,首先是人流量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用户基盘变小,车子的使用频率下降;其次,对车子进行整备、消毒的成本也有所提升。换句话而言,共享出行企业需要面对更大的投入和更长时间的投入产出,这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行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的状态必将加快部分共享出行企业走向灭亡。
共享出行倒闭的积极意义
任谁都不愿看见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走向了失败的边缘,但现实就是如此,业内早有断言,在无人驾驶到来之前,共享汽车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而目前的状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在记者看来,目前共享出行领域问题频出的状态并非坏事。首先而言,倒闭产业升级,成了不少共享车企的唯一出路,这其中既包括吉利、戴姆勒在高端共享出行领域的探索,也包含诸多理论模式的创新,不管是用燃油车、新能源车,还是采用固定车位和不固定车位的方式,都已经有企业进行了探索,这将为后者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次,对不少布局共享出行的整车企业而言,行业暂时的不明朗将促使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管控和探索,暂时降低对共享出行的布局,加大对无人驾驶领域的投入,或许将成为诸多车企最好的选择,如此一来,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
再次,最为重要的是,部分共享出行企业的倒闭,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能源市场的正向发展。从前文的叙述中也不难看出,率先倒闭的共享出行企业,以体量较小的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新能源车为主力车型的企业。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市场发展的背景下,电动车领域迅速涌现出了一批新兴企业,但一方面因为新兴的新能源车企整体运营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很大一部分电动车流向了共享出行行业,这早已成为了业内的共识。
而在共享出行行业发展不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销路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这是当下新能源市场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也是促使新能源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主要因素。毫无疑问,产品力差,竞争能力差的新能源车企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这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升级发展来讲,并不是什么坏事。
文/徐进凯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共享汽车越来越少?分时租赁企业还剩几家?答案在这里

[汽车之家?新闻]??不久之前,我们通过互联网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河南郑州的某街头,数辆名为“一步用车”的共享汽车被随意的丢弃在路边,这些车辆外观也均被严重损毁,杂乱的堆在一起。这一事件也被数家网络媒体所报道,现场画面看上去视觉冲击力十足。
众所周知的是,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市场从2017年开始便进入了萎缩的节奏,这一点我们在此前的《眼见为实》栏目中也早有论证。与此同时,除了郑州这一事件外,我们也不时能够通过网络看到不少“共享车坟场”的出现。因此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并不平静”的2020年,共享汽车市场“退潮”的后时代,如今的共享汽车和分时租赁平台都去了哪里?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别急,我们将用近1个月的调查告诉您真相!
《眼见为实》是汽车之家新闻行业频道打造的一档实地探访类栏目。我们希望用脚步和眼睛穿透道听途说的局限,让企业形象、新闻事件变得更加立体,为汽车行业发展贡献一点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 1.郑州“一步用车”事件确实存在,不过现场已被清理; 2.共享汽车“寒冬”过后尚有幸存者,活下去的方式却各有千秋; 3.2018年“共享汽车公司”注册量超过370家,如今仅剩三分之一不到; 4.共享汽车终究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 事实还原:退潮的共享汽车,都去了哪里? 郑州:事发现场实况如何?
在当前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市场逐步萎缩的情况下,河南郑州那些被丢弃的共享汽车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典型,就像文章一开头所提到的。为此,编辑们也亲身前往了网络上流传的事发地,现场状况到底如何呢?我们也十分好奇。
根据新闻报道中的提示,我们很快便来到了相关事发地——河南郑州沈庄路。在到达之前,我们还期待着能够见到与视频中相同的场景,不过当我们到达现场后才发现,视频中被遗弃堆放的共享车已经被清理走,现场仅地面留有大量破损的零件,包括大灯组、车身外观包覆件、玻璃等。尽管是已经清理过的状态,但这样的场景看上去还是相当凌乱。
随后,我们通过查询得知,“一步用车”是一家瞄准二三四线城市出行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租车服务平台。该公司从整车厂采购电动汽车,搭建分时租赁平台,让用户借助App完成租车、还车等流程。与此同时,他们通过自建或合作运营充电桩、取送网点,解决车辆的充电以及停车问题。一步用车从2016年11月开始运营,2017年年6月获得1.3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来自多氟多,同时多氟多也是知豆汽车的投资方。
不过从2017年8月开始,多氟多集团转变了投资方向,这使得一步用车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到2017年底,该公司的资金链持续紧张,也开始为了维持运营而不得不挪用客户押金。结合此前《眼见为实》栏目的结论,此时也正当是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的“寒冬时期”,再加上2018年电动车补贴的退坡,种种因素都使得一步用车在后期陷入僵局。最终在2019年1月,一步用车被法院判决欠下大量债务,法人尚晓峰及四海盛行、四海盛景的资产/银行账户等被全部冻结。
北京市区/通州/廊坊:“分时租赁寒冬”中的幸存者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一步用车,还有很多在当时兴起的共享汽车品牌都在逐渐萎缩的市场环境下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讲到。不过好消息是,在经过市场的“洗牌”后,目前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又逐渐恢复到了稳定的状态,那么这些“市场寒冬”中的幸存者,现在又状况如何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到近期疫情的影响,使得我们无法再外出到别的省市进行调查,因此我们将调查范围放在了北京及周边市县,路线大致为“北京市区—通州—廊坊”,“城市中心—市郊—周边县市”的模式可以囊括更多的环境和场景。
不过说实在的,如今能在北京市内看到的分时租赁车辆可谓少之又少。前几年共享汽车市场火热的时候,我们还常能在街头看见TOGO途歌旗下的宝马1系三厢版、MINI以及smart fortwo等车型,如今包括其他品牌的共享汽车都变得难寻踪影,偶尔能在街上看到的也都显得相当残破。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单一,除了市场本身的萎缩以外,北京市内较为紧俏的停车位和昂贵停车费也使得共享汽车的日常使用和运营变得并不容易,或许共享汽车并不适合拥挤的大城市中心?
来到通州,这里的情况比北京市内则要好出许多,我们在这里已经可以见到较多的共享汽车,它们大多来自于GoFun和摩范出行这两个品牌。这些共享车的主要停放点都在地铁站附近,利用App很容易寻找,这样的模式也有利于解决“公司在市内/家住在市郊”人群最后几公里的出行,因此共享汽车在这被使用的机会也更多。
如此看来,目前我们观察到的“GoFun”和“摩范出行”可以算是北京地区活跃度还不错的共享汽车品牌,而根据查询我们可以得知,“GoFun”是背靠首汽的一家分时租赁平台,其CEO魏东同时也是首汽约车的CEO和首汽租车的COO;同样的,摩范出行也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可见,相较于此前提到的“一步用车”,这些有大型国企/央企做支撑的分时租赁平台,到如今也都算是捱过了共享汽车市场的“严冬”。
从通州来到廊坊,脱离了北京的城市拥挤和号牌限制后,这里的共享汽车似乎有着更大的生存空间——周边县市的空旷提供了更多借/还车的停车场所,因此这里的共享汽车数量要更多。而除了此前我们看到的摩范出行外,这里又多了一家名为“联动云”的共享汽车品牌,而车型也主要以观致汽车为主。通过查询得知,联动云是一家深圳的汽车租赁服务公司,本身除了分时租赁外,也提供租车、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服务等其他业务。同时这家公司还与宝能有着深度的合作,而宝能又是观致汽车的大股东,在2019年6月,联动云曾与宝能达成合作,购买大量观致汽车作为运营车辆,宝能汽车也承接了联动云的以租代售业务。可见,除了完全背靠大企业外,本身的转型和业务拓展对于这些共享汽车企业的生存也有着关键作用。
浙江嘉兴:传说中的“共享汽车坟场”
而除了上述的几家共享汽车公司外,我们还通过网络看到了图中这样的共享汽车“坟场”,大量废弃的共享电动车被排列在空地上,场面比一开始郑州的那个场面要壮观许多。通过报道我们得知,这一共享汽车坟场出现在浙江嘉兴的万民村,不过由于疫情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去往现场,这不免有些遗憾。但可以想象的是,嘉兴万民村出现的这一“共享车坟场”似乎与郑州有着相似的性质,或者可以说是郑州的放大版——相关分时租赁品牌的运营出现问题,导致大量共享电动车被遗弃至此,电动车补贴退坡导致的高运营成本使得这些车辆短时间内无法被正常投入使用。
通过上述的诸多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从2017年开始出现的共享汽车市场收缩现象,对这一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目前共享汽车公司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别急,您接着往下看。
■ 市场分析:共享汽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市场的暴风雨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四化”风潮给共享产业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在政策加持以及资本玩家的青睐下,共享汽车曾一度成为“吸金”的新风口。通过公开资料查询我们得知,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数十亿的资金被注入共享汽车市场。这其中,不仅是圈外资本,传统车企也基于自身对市场的预判进行了“共享化”的布局,数据显示,2018年的时候,已经有370家“共享汽车”注册公司,前赴后继者不在少数。
但实际上,2018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正增长时代的终结增加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新一轮变革带来的考验中,共享汽车也在劫难逃。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共享汽车公司无奈于平台盈利和运营问题,不得已走向倒闭,而实际拥有车队的运营公司也只剩一百多家。
战略投资
A轮
未公示
2.14亿
大众资本
大众资本/奇瑞汽车
B+轮
『数据来源为互联网,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1月』
确切的说,共享汽车开始“淘汰制”其实是从2017年开始的,那一年,有有用车、EZZY、麻瓜出行等相继宣布退出。而一直被消费者看好的TOGO途歌也在2019年退出市场,现如今,TOGO途歌App已经停止运行、途歌出行创始人兼CEO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途歌用户围堵以及App Store等软件商城下架的惨相。
『百度TOGO途歌贴吧』
即便累计融资额超5亿人民币,即便体量大过其他小规模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TOGO途歌的倒闭不是个例,背后的问题却为所有共享汽车平台所共有。虽然我们从上述表格能够看到不少企业仍处于正常营业中,但由于资本的“冷静期”,这些公司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活下去,而并非之前“开局疯狂投入”的态势了。
在一波波企业倒下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在重资产、重运营的共享汽车市场上,那些初创企业的存活之路并不容易。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商业运营模式存在纰漏,细看之下共享汽车平台购置的每一台车辆,终端售价最少以万元起步,如果想要提升软件格调,吸纳更多层级消费者的话还要购置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车型,但这些前期投入的费用始终是个无法填满的窟窿,毕竟运营者采用高收费,想要快速填坑的战略,可消费者无法买账。而收费低的策略又让运营者难以快速收回成本,更别提盈利这个最终目的了。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始终要解决供给和需求、“烧钱”和“买账”之间的矛盾。
另外,用户体验带来的高成本更让共享汽车平台不堪重负。为了通过满足用户体验占据市场保有量,共享汽车平台开始不计成本的增设取车还车区域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显然,这样的投入会直接带来人员的运营成本,再加上车辆的日常保养、事故维修、以及停车网点儿的服务管理费等等,诸如此类产生的高成本无不考验着运营者乃至整个共享汽车体系的运营能力,同样也在考验资本的耐心以及实力。
共享汽车真的只能背靠大树乘凉吗?
通过上面我们在北京以及周边城市实地走访来看,那些当时新晋的共享汽车平台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不见”,目前仍在运营的大多是由传统车企推出的共享汽车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跟单纯的商业运营者相比,车企对于车辆的丰富程度以及成本的控制更加得心应手,共享汽车的项目也不是他们获得盈利的唯一来源,这是车企的优势所在。
背靠体量庞大的汽车企业,可以清楚的看到,“有背景”的共享汽车平台已经成长为行业头部玩家。通过网络公开资料显示来看,目前活跃度较高的共享汽车App分别为GoFun、EVCARD、盼达用车以及轻享出行等等均与车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我们常见的EVCARD、轻享出行以及盼达的背后分别是上汽旗下分时租赁公司、北汽集团以及力帆汽车。
当然,对于车企而言,涉足共享汽车也是市场倒逼下的顺势之举。从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销量增长幅度一直在放缓,并延续负增长的态势,2019年的数据显示,汽车销售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跟此前3000万基盘的预测相去甚远。在这种背景下,车企也逐渐意识到,转型成为服务型供应商是大势所趋。
『杭州某城区千辆新能源汽车齐趴窝』
因此,车企通过在共享汽车项目上的小规模尝试,可以使其积累车辆运营以及用户出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设计,并为将来的无人驾驶做准备。就像盼达用车技术总监蒋齐在某次媒体采访中所说:“车企做分时租赁,是因为其相信,未来,用户势必会从购买产品转为购买服务。”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共享汽车产业的进化史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截至目前,大部分分时租赁平台“倒下”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在资本寒潮之中,面对“盈利难”的问题,如果还想获得长期性的资金注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对于具有车企背景的平台,就免去了这部分的烦忧。
『奇瑞新能源与首汽集团下的GoFun交车仪式』
另一方面,有些车企也会选择与分时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如奇瑞汽车和GoFun,选择这种模式,除了能够实现自身去库存的目的之外,还能借助运营平台积累用户数据,无需自身亲自操作,增加自身运营成本,但却一样可以为自身提供未来转型的样本数据。因此,“合作共赢”也逐渐成为共享汽车产业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全文总结:
因此总的看来,从早先共享汽车的“井喷”,到后来整个市场的“蛰伏”和“收缩”,洗牌后的共享汽车市场带来了目前我们看到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没能挺过去的企业,资本和市场的“毒打”让它们遍体鳞伤,那些被遗弃的车辆或是“共享车坟场”默默的成为了这一切的见证;而那些捱过共享汽车“寒冬”的品牌,又在生存技巧上各有千秋。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不少例子,或许“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为我们看到不少较大国企/央企/汽车制造商旗下的共享汽车品牌都顺利存活了下来,而与此同时,市场的收缩也使得部分分时租赁平台转型了长租、以租代购等新模式,因此,尽管分时租赁的市场还在进一步收缩,但新的商业模式也正在推陈出新。(前期调查/汽车之家 马艾骏/周易/陈浩;文/汽车之家 马艾骏/周易)

多地出现新能源车“坟场”,行业风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五年前,各地的共享单车正竞争着如火如荼,各大平台纷纷背靠资源打响价格战,而最后的胜利者只有一个。随后便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万辆失败平台的共享单车纷纷被抛弃,引发了热议,这就是为我们所骄傲的共享经济吗? 而现在的新能源网约车,也在走这个老路。
网约车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正朝着新能源化进发, 滴滴、高德、曹操和一喂出行等平台的新能源化率已经很高,而多地政府也规定以后新增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辆 ,这也让新能源概念更加火热。
但随着网约车平台的不断发展,往往会出现出局者,而众多的新能源车辆便随着平台一起落寞。虽然网约车行业是一块大蛋糕,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天花板也已经出现,新用户的增长不再像之前那么迅猛。 高德、曹操和一喂出行分别将重心,从拉新转化到留存上,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小平台被淘汰。
近几个月,在全国多地出现了网约车“坟场”,数百辆新能源网约车停在一起,而车轮早已被杂草覆盖。 起初,购买新能源车辆可以得到补贴,并且新能源车上牌速度快,所以很多网约车平台便大量采购。但新能源 汽车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前期的技术很不稳定,升级迭代的速度也很快,而落伍的新能源车又无法上牌,这就导致海量的闲置车辆出现。
除此之外,目前针对新能源 汽车 的报废程序暂未完善,很多车辆退出受阻,这也是新能源车辆“坟场”越来越多的一大原因。 新能源车辆不比燃油车,其报废与拆解的过程将更加复杂。现在主流的新能源车辆采用的都是电池组供电,而 汽车 电池如果没有及时的回收与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且大量的车辆闲置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近几年随着网约车的盛行,很多车企也推出了适合网约车的车型,虽然是简配版,但是价格低,非常适合刚接触网约车的司机。但也有很多网约车公司,为了抬高车辆价格,故意购买大量的车辆集中运营,一方面可以租给司机获取收益,另一方面还能够获得国家的补贴,但这些低配版车辆,显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便都砸在了平台与车企的手中,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大量新能源车辆被闲置,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