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租车高管名单,神州租车维修费用没付有影响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20 14:28:46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神州租车卖身记:再不抓紧,我可又要涨价了

“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句话用在当前的神州租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谁会是神州租车的接盘侠?这个问题的答案又一次改变了,先后换了北汽系、上汽系等一众意向投资人后,神州租车的下家又换人了。
日前,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终止向江西省井冈山北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井冈山北汽)或其指定第三方出售资产(按照原计划,神州优车将以3.1港币/股的价格,向后者转让神州租车4.4亿股股份),原因是双方未能在最终交割日到期前完成交割。紧接着,神州优车又宣布,拟以4港币/股的价格,向投资公司MBK Partners下属子公司Indigo Glamour Company Limited 转让神州租车上述股份。
图片来源:神州租车官网
艰难的“卖身路”
神州租车的卖身之路始于今年4月。
来自美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是第一个出手的企业。4月16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华平投资集团的子公司Amber Gem(原来就是神州租车股东)将分两批,分别以2.3港元/股和3.4港元/股的价格向神州优车收购其所持的神州租车股份。但两大股东Amber Gem和神州优车之间的股权转让交易并没有顺利推进,在只进行了第一批交易后即宣告终止。
不过,神州租车并没有为下家担忧太久,接下来出场的也是神州租车的“老朋友”——北汽集团。北汽集团在4月与神州租车签署过合作协议,双方约定要在车辆采购、汽车新零售、技术合作等方式达成全面合作。6月1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神州优车已于5月31日与北汽集团签订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不多于4.5亿股神州租车股份,相当于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1.26%。
从结果上看,转投北汽集团的道路也走的不太平。就在双方签署协议后一个多月,搅局者出现了。7月2日,上汽集团宣布,子公司上汽香港拟以每股3.1港元/股的价格收购神州租车不超过6.1亿股股份。因为北汽集团此前与神州租车签订的是无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很容易就被出价更高的上汽集团横刀夺爱了。但这次反转来的也更快,仅仅十数天后,上汽集团和神州系的谈判就崩了。7月20日,上汽集团再发公告称,因后续相关谈判过程中出现了影响交易的新情况,放弃收购神州租车。
有意思的是,上汽集团刚撤出,北汽集团就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就在上汽宣布放弃交易的当天晚上,神州优车就宣布,已与井冈山北汽签订买卖协议,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向后者转让其所持神州租车4.4亿股股份。盖世汽车从企查查上了解的信息显示,由北汽集团100%持股的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井冈山北汽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40%。
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看起来对收购神州租车股权相当执着的北汽集团,在交易截止日期到来时都没有展开实质性的行动,又一家和神州租车眉来眼去很久的投资公司正式站了出来,就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MBK Partners,而且MBK Partners不仅要收购神州租车股权,还向神州租车发出了私有化要约。
其实今年年中时候就有消息源报道MBK Partners团队正与北汽集团就神州租车私有化进行谈判,同时神州租车也就此事与MBK Partners进行了协商。但在8月21日,神州租车曾发出过澄清公告进行否认,表示没有和MBK Partners进行过私有化交易相关的商讨。
资料显示,MBK Partners是东亚地区(中国、韩国和日本)首家以收购为主的、有自主权的直接投资公司。在收购神州租车股权之前,MBK Partners已经有过投资汽车租赁服务业务的经验,手中握有韩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KT和国内第二大汽车租赁公司一嗨的股权。从这方面看,MBK Partners对神州租车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接盘人选。
神州租车何以至此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神州租车车队总规模达到13.2万辆,在全国171个主要城市拥有2882个直接运营的服务网点,在159个规模较小的城市,还发展了210个加盟服务网点,客户数量超过870万名,是国内租车平台类企业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户。
这么一家规模庞大的租车公司,为何突然就这么着急抛售股权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好好聊聊神州系背后的男人——陆正耀。
陆正耀,图片来源:神州优车官网
陆正耀堪称商业怪才,依靠自己的战略眼光洞察商机后,通过快速扩张获得规模效应,再烧钱补贴吸引用户是陆正耀的成功学,短短十数年间,陆正耀就拉出了三家上市公司,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陆正耀商业帝国的第一个根基就是神州租车。2007年陆正耀正式创立了神州租车,当时的国内租车领域有两座大山——至尊租车和一嗨租车,而陆正耀翻过这两座大山的方法就是迅速扩大市场规模和不惜血本的烧钱补贴。神州租车成立的第二年就把旗下车辆规模扩大到了国内第二名,再之后就是长达数年的补贴大战。这一过程中,神州租车一边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另一边是持续不断的大手笔花钱,补贴抢客源、买车扩规模,迅速上位并牢牢控制住了租赁市场第一大平台的位置,最终在2014年实现了港股上市。
再之后呢?陆正耀的动作非常直接,套现离场。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陆正耀和其他神州租车投资者在9个月时间里向市场抛售了神州租车42%的股票,套现16亿美元。陆正耀的撤离让神州租车的业绩和股价都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但却并没有影响到神州租车的根基,真正把神州租车拖入债务泥沼的是陆正耀的另一个大动作。
2017年底,神州系高管钱治亚离职创立瑞幸咖啡,随后便展开了疯狂烧钱补贴、大规模开店、做推广的模式,迅速做大了门店和用户规模。套路和神州租车是不是如出一辙?原因很简单,因为两家公司背后站着同样一个男人——陆正耀,陆正耀不仅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长,还是最大股东。2019年5月,成立不足两年的瑞幸咖啡宣布登录达斯达克,完成了美股上市。在2020年初瑞幸咖啡“爆雷”之前,钱治亚曾宣布,瑞幸咖啡直营门店达到4507家,在除上海外的其余中国主流城市中,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均为行业第一。
瑞幸咖啡门店,图片来源:瑞幸汽车官网
规模迅速壮大后,瑞幸咖啡对神州系的反噬也来的很快。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发现公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瑞幸泡沫迅速被击穿,不仅自身股价暴跌还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整个神州系都被拉下了水。神州租车的股价应声腰斩过半,对原本就因为收购宝沃汽车而深陷债务危机的另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神州优车而言同样是雪上加霜。陆正耀曾经打造的商业帝国开始摇摇欲坠,不得不变卖资产来瘦身自救。按照官方说法,与MBK Partners的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而这次转让所得价款将优先用于偿还公司相应的神州租车股份质押借款。
接连碰壁后,身价却涨了
不过,对神州租车而言也有个好消息,虽然受瑞幸事件拖累,当然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神州租车的财务状况比较糟糕(2020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神州租车上半年的总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减少26.3%。公司录得亏损净额43.3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79亿元),“卖身”之路也走的相当坎坷,但神州租车的身价却在逆风翻盘。
较之此前几次交易协议中2.3港元/股、3.1港元/股、3.4港元/股等股权价格,与MBK Partners的交易价格是4港元/股,交易价格提升明显。此外,4港元/股的交易价格较之交易公布日当天神州租车的收盘价也溢价了23.8%。
至于原因,从收购方的角度看,应该是比较看重神州租车的市场地位,从用户活跃度和规模上看,神州租车都是国内同类企业中的最强者,已经在汽车租赁行业有所布局的MBK Partners想要进一步扩张,神州租车的市场份额和管理经验都是重要的资源。另外,国内的疫情防控做的不错,日常生活已经基本回归正常,单纯从租车业务上看,神州租车也很可能将迎来触底反弹,MBK Partners显然是比较看好神州租车未来的市场业绩。
目前看来,MBK Partners有资金,神州租车有规模,双方的结合或许能达成各取所需的结果。但短短半年左右时间就换了五任接盘者的现实又让这笔交易多了一份不确定性,短时间内接连跳票的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神州系的条件太苛刻,也可能是“接盘侠”们发现了不容易解决的潜在的危机等,接下来就要看MBK Partners是不是都能克服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瑞幸董事长被“逼宫”!知情人士谈郭谨一:陆正耀“信任又不信任他”

瑞幸内斗升级,任职半年的董事长、CEO郭谨一被“逼宫”。
1月6日晚间,网上流传一张截图显示,多名瑞幸高管联名信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郭谨一。
就在刚刚,瑞幸方面回应红星资本局称, “情况属实,详情暂不方便透露。”
在联名信中,指出郭谨一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控制采购体系人员,与供应商关系过近;二是任人唯亲,致使员工士气低落,内部人才大量流失;三是不具备领导瑞幸咖啡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不够。
据了解,这份高管名单几乎囊括了瑞幸所有分公司领导。
1月7日,据媒体报道, 郭谨一发内部信称,已提请董事会成立调查组。
郭谨一称, 网上流传的举报信是在1月3日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
据媒体报道,郭谨一发表全员信之后,周斌和李军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回击。两人表示, 已经掌握了大量郭谨一贪腐实证 。据称,联名请求信参与人几乎囊括瑞幸所有中高层业务骨干,郭谨一在全员信中是在混淆视听,进行诋毁和污蔑。
知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发联名信的46位高管中,署名前两位的周斌和李军都属于神州租车时期就跟着陆正耀的高管,目前在瑞幸也是副总裁级别。“李军在神州租车时就是跟着钱治亚,属于租车业务线的。”
据称,这份联名名单几乎囊括了瑞幸所有分公司领导。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2020年7月,在财务造假内部调查基本完成后不久,瑞幸咖啡宣布任命郭谨一为新任CEO和董事长。
彼时,陆正耀“罢免”了自己,瑞幸董事会也经历了“洗牌”。
在2020年7月5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之前,瑞幸咖啡董事会由8人组成——包括陆正耀、郭谨一、吴刚、曹文宝、刘二海、黎辉、邵孝恒、庄伟元。
其中,陆正耀、郭谨一、吴刚、曹文宝4人属瑞幸咖啡的管理层;刘二海、黎辉2人则曾与陆正耀一起被称为“铁三角”,2人都属瑞幸的机构股东;邵孝恒、庄伟元2人则是瑞幸的2名独董。
而股东大会过后,董事会由6人组成——即郭谨一、吴刚、曹文宝、庄伟元、YingZeng、Jie Yang。
郭谨一此前曾是陆正耀在神州租车的助理,一直被媒体理解为陆正耀的“自己人”,但前述知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 郭谨一属于职业经理人,不是长久跟着陆正耀的“铁杆派”,陆正耀对其“既信任又不信任”。
据称,陆正耀更喜欢从租车业务线时期就一起干的高管,“做业务出来的,比较有江湖气”,据介绍,此前的COO也是租车业务线出身。而郭谨一则“不是业务线出来的”,在陆正耀心中始终隔了一层。
编辑 邓凌瑶

神州租车会查失信记录吗

会。根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管理办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向社会公开的,各个企业和机构都可以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因此,神州租车或其他企业在招聘、签订合同等方面都会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

神州租车维修费用没付有影响吗

有。神州租车是亚洲租车的大品牌,租车后车辆有损伤如果不偿还可能会被租车公司告上法庭,还有可能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或限制高消费。

神州租车维修费用没付有影响吗

会被列入失信名单。神州租车有限公司(简称"神州租车")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神州租车是中国知名品牌和出行服务供应商,为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汽车租赁及车队租赁服务。神州租车维修费一直不付的话,将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以后不会再有人会租给你车,可能还会限制高消费。

接盘神州租车,北汽图什么?

接盘神州租车,北汽图什么?
毫无疑问,拿下神州租车,是北汽集团做大做强“出行产业”的战略需要,也是发展新能源车的重要布局之一。
命运总是很奇妙。当初,陆正耀骑着白马营救出了泥潭中的宝沃,如今,陆正耀“落难”,轮到徐和谊骑白马来了……
6月1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大股东神州优车已于5月31日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集团)订立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其所持有神州租车的不多于45.08亿股股份,相当于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21.26%,也是神州优车所持神州租车的全部股份。
如果交易达成,神州优车将正式从神州租车撤出来,北汽集团将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据了解,其实在今年4月份,北汽集团就与神州优车达成过一轮协议,希望就车辆采购、汽车新零售、技术合作、大数据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按照该协议,北汽与神州优车将围绕汽车出行等业务,形成双方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资源优势的互补与整合,实现“传统汽车+出行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出行生态链。
可见,北汽集团此番接盘神州租车的初衷,是基于做大集团“出行产业”的需要,而这也是北汽在发布“大北京”品牌战略后,重要的着力点之一。
做大出行业务板块
一直以来,北汽的自主板块始终欲振乏力。经过去年以来的一番整合,北汽集团发布“大北京”品牌战略,将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统统整合进“BEIJING汽车”,涵盖了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未来,如何做大做强“BEIJING汽车”,是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内心的头等大事。
今年1月6日,在“大北京”品牌战略发布会现场,徐和谊表示,“大北京”品牌到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50万辆,2030年要达成100万辆。徐和谊认为,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集团将围绕充换电业务、出行服务等创新模式推进产业生态升级。
2017 年,北汽集团提出了要从传统型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并成立华夏出行,定位综合出行服务商。此次强化与神州的合作,既符合北汽集团积极布局大出行领域的战略方向,也将为“BEIJING汽车”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助力。
半个月前,华夏出行党委书记、总经理岳殿伟才在媒体专访时提出,整车企业放弃转型出行行业就等于放弃了未来,只有转型出行领域才能使整车企业与消费者产生紧密联系,而不止是简单的一买一卖。
“从车辆的定制、运营、使用到最后二手车的处置过程中,所有车辆的使用数据、运营数据、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的画像,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里面我们都能全部掌握并把数据返还给主机厂,从而提升数据的变现能力,这对未来主机厂的整车制造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谁先转型谁先活。”岳殿伟认为,后疫情时代,共享出行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目前华夏出行推出了两个品牌,分别是为普通用户提供共享汽车服务的“摩范出行”和提供公务出行服务的“北京出行”,其中,摩范出行是主力业务。截至2019年初,华夏出行已在全国布局了22个城市,运营车辆达到22000辆。
然而,与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相比,华夏出行十分弱小。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曹操出行已经在全国布局了50个城市,用户规模达3100万,在B2C网约车公司排名中,仅次于滴滴专车和首汽约车。此外,2019年12月份,吉利与戴姆勒合资成立的高端出行项目——“耀出行”,也正式上线。
资料显示,神州租车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平台之一,车队规模超过了15万辆,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1000个服务网点。
如果北汽能顺利将神州租车纳入麾下,便可以利用其规模效应和知名度迅速打开旗下出行业务的市场局面。此外,北汽还可以借助神州租车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对旗下新能源车进行品牌和产品推广,有利于“大北京”品牌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2018年,罗兰贝格发布报告称,汽车共享服务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预计中国用于新型出行服务的新车销售占比将达18%。2025年之后,随着无人驾驶出租车问世,将大幅提升出行服务领域的新车销量占比。
抄底神州正当时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面积爆发导致出行市场将至冰点。据神州租车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的总收入仅为13.25亿元,同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28.3%;净亏损1.88亿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则是3.9亿元。
疫情对于神州租车的业务造成了重大影响,市场租赁需求量骤减,多个服务网点被迫暂停营业。然而,这还不是神州租车所需承受的唯一打击。
4月初,由陆正耀持有的瑞幸咖啡爆发大规模数据造假,其冲击波对同属于陆氏资本的神州租车也造成了严重影响。4月3日,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车一度暴跌72.9%,以致不得不短暂停牌,停牌时的股价仅为1.96港元/股,跌超50%,缔造了神州租车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而截至6月3日下午3时,神州租车的股价依然处于2.15港元/股的低位。
4月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将神州租车的信用等级从B+降至B-,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4月27日,又进一步将其评级从“B-”下调至“CCC”。
业务骤减,股价暴跌,神州租车大股东——神州优车与其背后的陆正耀一直在寻求自救。4月13日,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接洽。
原本该扮演白衣骑士的,是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华平投资的子公司AmberGem。据报道,4月22日,神州优车向Amber Gem出售约9861万股股份,其拥有的神州租车股份也由25.92%降至21.26%。当时,Amber Gem拟分两个批次陆续收购神州租车股份。
不过,随着与北汽集团的协议谈判的推进,神州优车改变了想法。在6月1日的公告中,神州租车宣布,已终止华平投资与神州优车此前签订的第二批收购协议,且解除神州优车的排他性义务以寻求其它潜在收购者。
目前,在神州租车的股权架构中,Amber Gem持股比例为14.76%,神州优车持股21.26%,为第一大股东。而如果它与北汽集团的谈判顺利,那么其所持有的21.26%股份将全部转给北汽集团。
当然,正如公告所称,该战略合作协议在性质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不能排除双方的交易还有存在变数的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神州租车:5次易主的买卖,是没人要还是太抢手?

上汽不要、北汽不买,神州租车又找来了新买家。
11月10日晚间,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为优化公司债务结构,公司拟以每股4.00港元的价格向MBK Partners的下属子公司Indigo Glamour Company Limited转让其所持参股公司神州租车4.43亿股股份,转让对价为17.7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公告发出前,神州租车收于3.23港元/股,此次交易每股溢价23.84%。
买方MBK Partners(安博凯)成立于2005年3月,总部位于韩国,是北亚最大的私人股本集团之一,管理着超过220亿美元的资产。
本次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这意味着,陆正耀已完全退出神州租车。

这已是神州租车年内第五次被变卖。
4.43亿股股份的对价也从13.72亿港元,涨到17.71亿港元。
今年,华平投资子公司Amber Gem、北汽和上汽都曾试图出手接盘,其中北汽两次出手,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据悉,与出售资产公告一同公布的,还有另一则终止向江西省井冈山北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出售资产的公告。
神州优车方面表示,内部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都曾审议通过将神州租车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转让的议案。但由于交易双方未能在最终交割日到期前完成交割,购买协议终止。

时间回拨到今年4月,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爆发,其背后的大老板陆正耀连同整个神州系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神州租车尤为明显,股价可以说是“一泻千里”。
随后,神州租车一直在努力寻找接盘手。
第一个出手的“意向买家”是华平投资旗下AmberGem,买卖双方都是老熟人。
早在2010年,华平投资就参与了神州租车的B轮融资,此次收购分两批进行。然而,在第一批收购完成后,双方没了消息。
其后,携程、吉利都曾出现在网传的热门买家名单中,但最终只是“误会”一场。
北汽集团成为了第二个“意向买家”。
6月1日,神州租车宣布AmberGem收购终止,并与北汽集团签订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北汽集团将收购神州租车不多于4.5亿股股份,相当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1.26%。如果交易达成,北汽集团将成为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
正当人们等待这桩收购瓜熟蒂落时,1个月后,上汽集团半路“截胡”,成为神州租车的第三个“意向买家”。
7月2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上汽香港拟以不超过19.02亿港元收购神州租车不超过6.1亿股股份,将神州租车的每股价格抬高。彼时若交易顺利,上汽集团将替代原实际控股人陆正耀以及北汽集团,成为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

不过,仅18天后,神州租车再度回归北汽集团怀抱。
7月20日,神州优车公告称,公司拟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向北汽集团转让其所持参股公司神州租车的不超过4.43亿股股份,转让对价为最多13.72亿港元。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北汽将持有神州租车约20.87%股份,同时终止与上汽香港的出售协议。
仅仅3个月,4次转手,除了不断更新的买家,还有不断上涨的卖价。
时至今日,买家再次“换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安博凯宣布收购的邀约仍然是拟定阶段,关于此番交易是否成行?还是和当初北汽、上汽、华平投资一样无果而终,值得期待。毕竟,真金白银没到手,这笔买卖不缺反转的可能。

神州租车终究是不缺买家。
历经北汽拟竞购、上汽“截胡”、北汽退出后安博凯接盘,神州租车“买卖”的背后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
事实上,当下的神州租车,并非一个好的出售标的。抛开受“瑞幸暴雷”下跌的股价不说,神州租车在2020年的业绩表现也乏善可陈。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神州租车录得营业收入27.59亿元,同比下降26.3%;净亏损43.3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79亿元。主营业务汽车租赁方面,该板块录得收入16.50亿元,同比减少34.1%。
截至6月30日,神州租车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38.85亿元,负债总额为100.7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2.5%,现金结余总额仅为9.29亿元。

“神州的租车业务是各企业眼中的亮点。”
作为国内领军的汽车租赁企业,神州租车在相关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
尽管目前整体亏损,但其他企业收购后可以利用神州租车先期已经完成的布局,助力后期自己的出行领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神州租车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点数量超千家,即使在2020年3月的疫情期间,神州租车的月活用户也超过了246万,位列同类平台第一位。
当下,汽车企业正积极向出行服务供应商转型,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也是该领域的积极布局者。目前,北汽集团已经有华夏出行,上汽集团有EVCAR和享道出行,谁能拿下神州租车将对出行业务带来极大的助力。
上汽集团此前曾表示,本次收购如能按约完成,将有助该集团出行业务的加快发展。同时基于市场化原则,神州租车与上汽集团可在资产效率提升及服务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协同合作。

不过,“两度出价”的北汽或许还藏有别的小心思。
事实上,北汽与神州还有一段姻缘,来自宝沃汽车。
2018年12月,神州宣布正式收购宝沃67%股权,以39.73亿元从北汽福田手中完成收购,成为宝沃第一大股东。而彼时宝沃高达42.71亿元的负债也需由神州优车向北汽福田支付,二者合计约80亿左右。
不过,根据北汽福田之后发布的相关公告称,神州优车在收购宝沃汽车控股权之后,并未能如期缴纳全部收购款项,宝沃汽车从北汽福田获得的46.7亿元股东借款也变为了用固定资产抵债。至今,宝沃汽车的相关债务仍未结清。
也许,在北汽集团出行生态的规划下,还盘算着神州租车“以身抵债”的小算盘。
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一块饱受争议的“肥肉”最终落入了北亚PE巨头安博凯的囊中。而他同样“看中了”国内的出行租赁市场。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租赁市场之一,同时,中国汽车租赁市场渗透率依旧较低,目前仅占整个出行服务市场不到1%的市场份额,但增长潜力是惊人的。”安博凯相关负责人表示,神州租车的长期发展符合整个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乃至更广泛的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据悉,安博凯此前已入股一嗨租车,此举收购神州租车,国内出行领域或将燃起新一轮“战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