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求租赁或者汽车租赁的英文参考文献
- 2、汽车服务与营销毕业论文有什么好的参考文献
- 3、求一篇汽车行业的管理论文。最好有案列,有详细的分析!谢谢了!
- 4、关于欧美汽车和日韩汽车的参考文献
- 5、汽车政策法规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图书目录
- 6、汽车产业链营销全攻略的目录
- 7、1.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汽车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本田汽车公司也正是在此期间涌现出来的优秀的汽车公司。
- 8、西安租车网的网站特点
- 9、朋友们哪些租车网站比较好
求租赁或者汽车租赁的英文参考文献
Car rental is one of the few areas in the USA where you could encounter relatively unfriendly service and get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railroaded into extra expenditure, if not being outright swindled. Since it follows on shortly after the often intimidating immigration process you may gain a less than perfect first impression of America. It gets better.
Some of this poor impression of car rental companies i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various different cost elements. Certainly visitors from Britain with a voucher which only covers the basic rental cost have no justification for claiming to have been swindled when they are expected to pay for CDW/LDW and charged sales tax in the USA or Canada.
On the other hand, car rental companies enhance their profits, and their sales clerks their commission, by selling upgrades and extra insurance policies that you don't really want or need. Some of the well known car rental companies have business travellers on expense accounts who couldn't care less how much the rental costs as the majority of their customers, and their sales clerks have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that someone who is paying for the rental out of their own pocket wishes to be more careful. I wonder if the car rental companies realise just how many of their customers who are paying for car rental themselves despise and hate their hard sell tactics - a car rental company which made a big advertising point of not employing hard sell tactics could be extremely popular.
Hopefully the other pages in this section will help you to conduct your negotiation with the car rental company sales clerk from a position of knowledge. The best advice is to be firm but polite when rejecting upgrades and unnecessary insurance options - but this can be very difficult when encountering a hard sell sales clerk after a long flight.
汽车服务与营销毕业论文有什么好的参考文献
[1] 郭彦清.汽车租赁业市场潜力与发展探讨[J].财经贸易,2000(8):76-78.
[2] 李辉,史建锋.我国汽车租赁业规模化发展因素分析[J].企业研究,2003(19):45-48.
[3] 周朗等.我国汽车租赁业的若干问题和建议[J].经济论坛,2004(20):88-89.
[4] 冯瑞林.汽车租赁业:六大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物流探索,2006(2):76-78.
[5] 张其翔,吕廷杰.商业模式研究理论综述[J].商业时代,2006(3):23-25.
[6] 罗氓,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仁[J].中国工业经济,2005(7):56-57.
[7] 吴勇.解读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J].汽车工业研究,2003(11):25-27.
[8] 魏国旗.搞好软环境促进汽车消费[J].汽车工业研究,2003(11):16-18.
[9] 吕锦.分期付款销售法的可行性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4(12):39.
[10] 张宇哲.租赁业涉足汽车金融-政策缺乏使企业面临尴尬[J].财经时报,2005(1):33.
[11] 宋晓冰.发展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思考[J].上海汽车,2003(8):10-12.
[12] 严丙凯.汽车企业价值链管理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4(11):15-16.
[13] 冯丽.城市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的政府管制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34-35.
[14] 庄序莹.出租车特许经营权管制评析[J].城市问题,2011(1):25-28.
[15] 蒋超.国内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2(1):36-38.
[16] 琼.玛格丽特,南斯通著.什么是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7] 兰伯特.关键管理问题:各种商业模式的睿智精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8] 翁君奕.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经营魔方的旋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9]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
求一篇汽车行业的管理论文。最好有案列,有详细的分析!谢谢了!
汽车零部件行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原创: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一、项目背景——行业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和汽车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从2004至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每年以3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07年达到7%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而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5%。根据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计划,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约1544亿美元),其中原配件市场占6300亿元人民币,国内汽车修理用零部件收入占1700亿元人民币,出口占4000亿元人民币。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与世界强国之间还存有很大差距,尚未摆脱低端混战的格局,尤其是在创新能力、企业规模、资本运作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业竞争力弱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生产能力巨大但不平衡,受整车企业的影响和控制比较大,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前10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整个行业的50%,行业集中度远低于整车行业;平均单厂销售额仅相当于整车企业的2-3%,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缺乏议价能力。
2、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缺失无疑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块最大的“软肋”,零部件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与材料密集型产品,专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电子类产品比例较低。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普遍不足,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运用合资和购买技术许可的途径来获得新技术,而绝大部分以技术出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实质上是由外资控制,致使技术无法被中国本地的竞争对手获得。
高素质人才缺乏。在绝大多数中小零部件企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很难引进,或者虽然引进了人才但由于待遇、环境、管理不善等诸多条件的不对称而跳槽。因此,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并建立能激励人才、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内部管理体系异常重要。
研发经费不足。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费用普遍占销售收入5%至7%以上,而国内企业大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研发费用一般仅占销售收入1%到2%。由于自主研发能力欠缺,导致国内零部件企业产品重复、技术落后、更新换代慢、质量不稳定,企业没有市场话语权,易受整车企业左右。零部件企业只有形成自主开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自主开发队伍,才能最终形成竞争力。
3、基础管理薄弱,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国内零部件企业普遍缺乏大规模批量生产管理的经验,对如何构建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也不甚了解,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因此而造成了大量的维修费用和成本损失。基础管理的薄弱已经严重限制了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步伐,成为企业不得不补的一课。
4、供应链管理弱,未能与供应商建立和谐共赢的“生态圈”。
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通常还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能不稳定、质量偏低、供货不及时是它们的重要特点。因此如何完善对供应商的管理,正确选择、管理和评估供应商,提升其及时、优质的供货能力,降低企业总的获得成本,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的协同作战关系,也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重点关注与提高的领域。
5、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利润率出现下降。
零部件企业受整车厂和原材料企业双重挤压,既要满足整车厂不断降价的要求,又要应付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很多零部件企业因资金运转困难而无法在研发、采购、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进一步拓展。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65%。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新的外部竞争引起的利润冲击,零部件企业如果无法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和客户,就只能向管理要效益,以求降低成本,否则利润率下降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净利润率和合资企业相比差整整2%这一现实也说明:规范管理、挖潜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分析,除了外部成本上涨的压力之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缺乏运作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
二、解决方案——合易助您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因此,面对行业即将整合的严峻形势和全球化采购浪潮带来的机遇,如何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改善在产业链的地位和形象,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竞争优势无法从外界获得,也不可能靠引进技术和资金解决,唯有眼睛向内找问题,苦练内功,聚焦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寻发展,才是该行业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一直致力于助力企业从A到A+,帮助为企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规范内部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平台导入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针对性设计:
1、推行模块化、标准化管理。针对汽配产品更新周期短、频、快特点,产品又多为小批量、多品种,在方案设计时,合易注重辅助企业推行模块化、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塑造企业灵魂的过程,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对象和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有夯实管理基础,推行标准化管理,才能将成功模式进行复制,才能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奠定基础。
2、实行大项目管理制。针对零配件企业内部资源、采购、库存、外协件等经常出现与生产周期不协调、不均衡,因而严重影响对客户的交货承诺的现象,合易顾问建议实行大项目管理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成员实行日常绩效考核及项目节点考核两种方式,以加大对大项目的管理力度,提升项目质量、成本、交期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
3、建立并完善业绩评估体系。合易将帮助企业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设立如产品交付及时率、产品PPM值等关键KPI指标,并根据各层级、各岗位的职责和与企业绩效关联紧密程度将指标层层分解,分别与每位干部员工当期绩效挂钩,使全体员工积极关注企业的短板。
4、加强对研发\销售人员的激励。对研发、销售等关键岗位实行技术等级管理,为研发、销售人员建立广阔的职业通道,以利于公司关键领域人才的培养、知识沉淀,为提升企业价值链整体运作能力奠定基础。
5、加强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针对该行业供应商生产管理能力低、交付不及时、质量不稳定等特点,在方案设计时,合易顾问将加强企业采购系统设计,设置专门的供应商管理与开发岗位;并丰富企业采购部门职能,强化对供应商的开发与淘汰力度,以提高对供应商监督与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改善原材料和外协件的采购质量、交付期,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将通过建立对采购价格的严格控制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6、关注企业物流系统设计。辅导建立企业内外部物流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产品交付及时率,同时降低企业整体物流费用,以提高企业利润率及客户满意度。
谁能在风云变幻、沧海横流中横刀立马?谁能牢牢把握零部件行业百年难得的机遇?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合易咨询愿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佼佼者携手并肩,帮助企业赢得辉煌的未来!■
这个我自己觉得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你的需求1!!!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以下为内容!!!你要多给点分啊!!!
===============================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态势
1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112.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28.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97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
2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所谓“6+3”的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几大集团进行全球化生产。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分散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从控股关系来说,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已经分别进入了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还是比较分散的。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销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它们的销量占总销量的55.23%,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世界大汽车公司中排名较后的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50万辆。就亚洲而言,中国也缺乏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就某些车型而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和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2002年一汽集团的中、重型卡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一汽解放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大客车、“皮卡”车、微型车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仍然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2002年这一情况有了较大变化。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开始按照车型组织专业化的汽车公司,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组建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销售,资产总额191亿元。中国的大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把车桥厂独立出来,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3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的商用汽车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5—10年的差距。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个。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主要轿车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主要承担的是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本土化的工作,对某些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升级改进能力,并且参加了某些联合设计。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主要轿车产品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决定21世纪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方面,从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几乎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够把握好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各个企业都加大了促销力度。200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费用增速高出销售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维修体系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的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尽管如此,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际上围绕汽车销售发展起来的信贷、金融、保险、租赁已经相当完善,发达国家大汽车集团都具有相当强的这方面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汽车的分销、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等方面手段比较单一,汽车分期付款也就是融资性的销售手段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是脱节的。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主要收益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对于维修服务投入相应较少。代理商经销网点功能更为单一,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重新构筑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交易网。经销商销车功能与维修服务功能分离,直接影响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从生产规模上来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逐步逼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克莱斯勒24.75辆、福特18.33辆、通用10.38辆、丰田32.93辆。较低的生产率,在很多领域抵消了中国汽车工业低廉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努力迅速提高。相当一批引进车型在刚推向市场时,国产化率达4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个引进车型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7—8年,现在只需3—4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在主要汽车生产厂,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多的合资企业生产线装备是按照跨国公司生产标准引进的。有些企业还引进了柔性焊接生产线。由于合资企业要按照跨国公司要求组织生产,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保证产品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加快,对产品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已经实行欧2排放标准,国家也对排放达到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由于政府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提高,使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拿到中国的产品,要落后于国际市场2—3代,现在则要拿出与国际市场同步推出的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轿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轿车工业。跨国公司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轿车工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
1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政府落实加入WTO 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公司联手;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提升了与PSA 的合作层次。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汽车控股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分别计划在2005年和2006年向合资企业投资4.3亿美元和3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前15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24万辆,而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也将于2006年将产量提高到55万辆。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随着本田公司进入中国,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也在广州成立,年产发动机12万—24万台。
跨国公司加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使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2002年,发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使丰田与一汽携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集团分别携手2—3家跨国公司组成的大集团,初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3+9”的产业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3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9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在“3+9”中,一汽、东风、上汽3大汽车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0%,另外9个独立生产商的汽车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0%.“3+9”的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兼并重组,将在21世纪初使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
(1)在合资较少的载重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全面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东风集团与日产的全面合作,为其载重汽车产品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日产合资生产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开发等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系列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大批量零部件柔性加工的需要。加入WTO 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是不对进口汽车开放的。加入WTO 后,出现了合资的汽车销售企业。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的外国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汽车工业。政府有关部门即将推出《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和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成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汽车金融开放已进入倒计时。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者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3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性制造中心。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区域性制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合资在广州设立了本田专门向亚洲、欧洲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大量向菲律宾出口别克GL8,向加拿大出口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出口销售到其他国家地区,促使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汽车零部件以较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潮流。跨国公司通过零部件全球化采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投入规模。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采购中心,2003年有望在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用于福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合作中,日产承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
(2)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年根据沃尔沃公司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是其3大战略重点。沃尔沃公司决定其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意味着沃尔沃公司在亚洲立足于中国发展。2002年12月18日,德尔福、霍尼韦尔等8家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通过了上海市外经委和外资委的认定,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书。跨国公司在2002年纷纷宣布了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公司把占领10%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日产计划2004年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大众和通用则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力图保持已经具有的优势。比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公司也宣布,中国是其“新千年计划的重要部分”。
(3)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专业设计公司,为自己开发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合作,聘请10多位汽车专家,并且吸纳国内来自各大汽车厂的研究开发人才,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载货车。长安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一家著名汽车设计商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新车型。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请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帮助设计一系列轿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采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所属企业共用件联合采购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品质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采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采购,以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装备新车型,使其重型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开发方面利用国际资源,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更是如此。2001年,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在国外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 公司,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使该集团获得了海外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汽汽车研究所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CA6DE 系列柴油机,使中国汽车工业柴油机有了新突破。
(4)中国低廉的技术人力资本开始得到利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之外,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重组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原因。但是,20世纪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生产线上的劳动力,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技术人才为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通用汽车公司不仅利用与上汽合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通用服务,同时也给通用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做。
(5)合资方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是单向的,即外国企业向中国汽车工业投资。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世界汽车资本市场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以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合资方式也由双方变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共同组成了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共同组成了本田的汽车出口基地。合资企业中有些实际上是外资占有控股地位。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25%股份,江苏悦达汽车公司占25%股份,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占50%股份。目前,已形成了中国3大汽车公司分别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的局面。 三、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0.7,2001年为-0.77,2002年为-0.85.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一个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2)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从整体看位于加工制造环节,尽管与单纯搞组装的国家相比,处于较高层次,但是仍然属于比较低的层次。
(3)中国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21世纪取得比较迅速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对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依赖,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经过一段较高速度的增长,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可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后逐步成为全球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的商用汽车、中低档轿车的主要供应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某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2 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之内,中国的大汽车企业也必将与跨国公司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在整车生产领域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汽车企业销售体系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相互依存必将日益紧密。国外汽车厂商和中国汽车企业战略结盟的方式更趋灵活开放。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将长期全面合作,又全面竞争。
(2)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分享利益。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市场。到2010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11%—13%的速度。随着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轿车价格还会以较快速度降低,进入轿车消费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将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某些整车产品的重要加工生产基地。跨国公司通过把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获得成本优势,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日本工人的1/10—1/15;在商用车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某些劳动力密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大批量生产的普及性轿车生产方面可望有一定竞争力;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非常熟悉,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全球生产、经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诸要素中,中国最需要的是技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因此向中国转移技术,不会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有效地利用在中国获得的低廉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获得,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吸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会逐步提高。由跨国公司设计,中国企业生产的模式会逐步改变。一是转为中国企业参加设计(与跨国公司或者专业的外国汽车设计公司);二是以中国企业设计人员为主进行设计;三是跨国公司把某些设计开发工作委托给中国的设计人员,但是跨国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四是中国汽车企业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较高水平的产品。这一过程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抓住汽车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这一过程还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开发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分工合作。
四、政策建议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政府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关于欧美汽车和日韩汽车的参考文献
1 日韩汽车国产化政策比较 现代日本经济 2007/03
2 日韩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启示 汽车与配件 2007/33
3 日韩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比较与借鉴 国际经济合作 2006/01
4 日韩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状况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2006/04
5 张小虞:中国汽车质量三年赶上日韩 中国机电工业 2006/06
6 日、韩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以汽车工业为例 科技和产业 2006/08
7 美、日、韩汽车供应商管理模型的比较分析 物流技术 2006/10
8 日韩汽车的发展之路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商场现代化 2006/35
9 从日韩政府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与扶持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 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 中国软科学 2004/04
11 日韩两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 世界汽车 2001/09
12 美日韩三国汽车工业跨国经营比较 汽车工业研究 1997/04
13 日韩经验对湖北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计划与市场 1997/11
14 日韩汽车业角逐东盟 国际市场 1996/07
15 巴西对日韩欧盟汽车实行降税限量进口 机电产品市场 1996/10
16 谁挑起日韩汽车战 市场观察 1995/08
1 数据解读欧美两大汽配盛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汽配展PK法国巴黎国际汽车工业展 汽车与配件 2007/24
2 汽车进口新政触痛欧美神经 时代经贸 2006/Z1
3 化整为零 欧美联手状告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WTO经济导刊 2006/05
4 “欧美专用车市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访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副所长王焕民 专用汽车 2005/04
5 欧美汽车租赁业发展报告 运输经理世界 2005/10
6 欧美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概况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4/04
7 日本汽车业将全力与欧美车商竞争 工具技术 2003/12
8 欧美国家与发达的汽车业 上海汽车 2003/04
9 欧美汽车用润滑脂现状 合成润滑材料 2002/04
10 日本汽车厂大肆扩张欧美市场份额 汽车与配件 2002/50
11 欧美日汽车法规简介 汽车工业研究 2001/03
12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欧美机车 汽车制造业的应用 汽车科技 2001/03
13 欧美日汽车工业强国在中国的跨国竞争战略研究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1/01
14 西方怎样回收汽车?——记欧美国家的汽车回收业 苏南科技开发 2000/08
15 1998年欧美几家著名商用汽车厂家经营情况 汽车科技 1999/02
16 欧美汽车回收业的发展 世界汽车 1999/01
17 汽车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认证要求及程序 世界汽车 1999/01
18 SMC在欧美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国外塑料 1998/04
19 欧美日1997年汽车市场 汽车科技 1998/02
20 从欧美汽车工业的制度演进谈我国汽车产业战略调整的对策 上海汽车 1998/08
21 汽车安全玻璃的欧美认证 世界汽车 1998/06
22 生产简单化和标准化成为欧美汽车厂商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 1997/02
23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欧美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6/04
24 欧美达成汽车测试标准化协议 福建质量信息 1996/04
25 欧美日汽车市场将小幅增长 机电产品市场 1996/01
26 欧美流行的汽车反盗窃装置 汽车维修 1995/05
1 日本汽车业将全力与欧美车商竞争 工具技术 2003/12
2 日本汽车厂大肆扩张欧美市场份额 汽车与配件 2002/50
汽车政策法规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汽车工业走法制化道路(1)一、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主要靠好的政策法规(1)二、 用法制化使中国汽车工业更加繁荣起来(6)三、 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素(9)四、 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中落实科学发展观(12)第二章 汽车政策与配套法规规章剖析(17)一、 汽车产业政策(17)二、 汽车贸易政策(20)三、 汽车金融政策(26)四、 汽车消费政策(29)五、 汽车技术政策(33)六、 道路运输政策(35)七、 汽车标准规范(39)第三章 汽车有关法律及相关法规解读(4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43)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45)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54)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58)第四章 汽车服务行业管理法规撷要(66)一、汽车维修待业管理法规(66)二、汽车租赁业管理法规(71)三、停车管理法规(73)四、二手车交易管理法规(75)五、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法规(75)六、 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标准(76)第五章 汽车技术法规诠释(77)一、 安全法规(77)二、 排放法规(84)三、 噪声法规(95)四、 油耗法规(96)第六章 汽车技术法规影响(99)一、 对消费者购车的影响(99)二、 对推动汽车技术进步的影响(100)三、 对汽车企业的影响(128)第七章 汽车行业认证制度研究(134)一、 美国、日本、欧洲汽车产品管理制度对比分析(134)二、 我国汽车新产品认证管理制度(137)三、 汽车产品认证制度与汽车召回制度(141)四、 汽车行业三种体系认证(143)五、 认证的好处与不足(145)六、 值得重视的社会责任认证SA8000(146)第八章 针对WTO规则的汽车政策法规(151)一、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151)二、 WTO与我国汽车工业(153)三、 “中美双边协议”中有关WTO的法律规则(154)四、 我国针对WTO法律规则制订的汽车政策法规(157)五、 WTO有关汽车服务方面的主要条款(159)六、 我国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政策的彷徨(161)第九章 完善汽车政策法规体系 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166)一、 政策法规对汽车企业和车市的影响(166)二、 完善汽车政策法规体系十分必要(173)三、 加强政策研究以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176)主要参考文献(180)
汽车产业链营销全攻略的目录
前言
车轮是圆转动成链
第一篇汽车产业链导论
一、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
二、汽车产业链发展趋向
三、汽车产业链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四、汽车产业链营销总攻略
小结
第二篇汽车销售
一、汽车销售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销售的发展现状
三、汽车销售的发展趋向
四、汽车销售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销售总攻略
1品牌营销
2品牌助推营销的演进历程
经典案例奥迪车的品牌营销之道
3产业链整合营销
经典案例壹森汽车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4渠道创新营销
经典案例一你知道成功的汽车网络营销是怎样的吗
——长安福特渠道营销创新之道
经典案例二破解汽车商的地面推广瓶颈
经典案例三车商如何开展实效的淡旺季促销
5文化营销
经典案例开业伊始汽车4S店巧打文化牌
——开业前需准备的“真功夫”
6公益营销
经典案例一选择可持续发展通用汽车环保与业务并举
经典案例二东风日产营销主推环保概念
7全球营销
经典案例大鹏展翅,鹰击长空
——吉利汽车的全球营销之路
小结
第三篇汽车金融
一、汽车金融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
三、中外汽车金融的发展趋向
四、汽车金融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金融总攻略
1、汽车厂家金融的营销攻略
经典案例通用汽车金融营销
2、银行金融机构的营销攻略
经典案例光大银行的金融营销
3、担保公司(中介)的营销攻略
经典案例“幸福汽车生活广场”总体策划方案
目录小结
第四篇二手车交易
一、二手车交易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趋向
四、二手车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二手车攻略
经典案例一诚信的标志,安心的保障
——上海通用诚新二手车成功之道
经典案例二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广诚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成功之路
小结
第五篇汽车租赁
一、汽车租赁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租赁市场的现状
三、汽车租赁市场的趋向
四、汽车租赁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租赁总攻略
经典案例一民生银行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助推租赁企业发展
经典案例二中信信托牵手开元集团
经典案例三兵贵神速,席卷九州——神州租车的成功之道
经典案例四赫兹模式成功的背后
小结
第六篇汽车维修、美容、保养
一、汽车维修保养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发展趋向
四、汽车维修保养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维修总攻略
经典案例广汽丰田——智慧服务关怀客户
小结
第七篇汽车用品
一、汽车用品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用品市场的现状
三、汽车用品市场的趋向
四、汽车用品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用品市场总攻略
经典案例一为爱车者创建实现梦想的乐园
——解读日本澳德巴克斯成功的秘籍
经典案例二网络科技构筑优质服务平台
——赛格导航开创汽车用品行业网络服务先河
经典案例三车邦“五福金牛”狂飙启示录
小结
第八篇汽车文化
一、汽车文化在整个产业链条的地位和作用
二、汽车文化的现状
三、汽车文化的趋向
四、汽车文化发展的临界状态及关键点
五、汽车文化营销总攻略
1汽车培训
经典案例一专业、专注、专情于汽车行业培训
——中华汽车培训网不断迈向成功的明天
经典案例二培训出效果,要点到“穴位”
——A汽车贸易公司开展培训的成功经验
2汽车广告
经典案例系列广告迅速提升企业品牌
——剖析一则成功的汽车经销商系列广告
3汽车网站
经典案例“玩转车生活”
——购车同乐会,爱车你就来!系列主题活动策划案
4汽车展览
经典案例“科技、潮流、新生活”
——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车展成功经验
5汽车俱乐部
经典案例世纪腾龙汽车俱乐部客服中心的方案
小结
第九篇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二、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策略
1.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汽车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本田汽车公司也正是在此期间涌现出来的优秀的汽车公司。
1、 你认为现代企业应是技术向导,还是市场向导?
答:我认为现代企业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发展。正如本田公司转变营销观念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坚强对顾客需求的重视程度,一改以往“以技术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市场第一”的原则使企业的发展走出困境,重新焕发活力。因此在当代以千变万化的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情况下,企业应坚持市场向导以谋求长远发展。
2、 本田宗一郎领导下的本田与的营销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营销观念?
答:本田公司的营销观念由产品观念向市场营销观念转变。改革之前的本田公司坚持技术为本,把企业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产品的角度上,忽视了现实中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改革之后的本田公司调整了企业的道路,走上一条紧跟市场变化,把握消费者需求的新路,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呵呵,先回答第一点:技术向导,纯的,肯定是死路,而市场向导也同理,就以手机为例,看看曾经横扫BP机和手机领域一时的摩托罗拉,开始时的技术向导是很有用,可当竞争对手一旦增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营销能力就会死的很惨,苹果为何能成功,除了它的技术够硬另外一个重点便是市场营销的能力,使每个人为拥有一台苹果手机而感到非常潮流非常高傲,而HTC没有技术靠一时的市场营销博得利益,可现在看看,他已经力不从心了。而另一个实力体的崛起者三星就是看到了既要做硬技术自己的技术,也要有非常有效的市场感知能力,知道消费者除了硬件还需要什么。。。就说到这了。废话忒多,喝口水去
现代企业是市场向导,赢得市场才是王道。本田宗一郎的营销是“技术第一”,信弘川本是“市场第一”。营销观念的变化可以为本田赢得市场。
1) 取决于行业和市场,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市场是由技术革新带动起来的。但市场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2) 本质上来说没有明显的变化,时势不同而已,强大的公司引领市场,弱的公司附庸市场
3) 识时务.....
http://wenku.baidu.com/view/abdf93fb0242a8956bece4f0.html
我认为这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您的需求! ! !
[参考文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1]:“中国的汽车年鉴”(2002年)。
?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2]。
?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学院代码: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4]赵:“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往往是”中国社科院办公厅学院的领导,“见”2002年第35。
以下是内容! ! !你得给带点的! !
===============================
之一,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情况
?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总每年生产汽车3.25万美元,超过去年同期增加38%; 3248000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7.1%,超过在同一时期,去年,汽车生产和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分别达到109万,比2001年1126000同比增长55%和56%的增长,商用车也很可观。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汽车行业,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利润总额完成4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一拉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一直生活在世界5,2004年可能进入4。其中,轿车产量在世界上8。但也应该指出,世界五大生产规模远远低于世界上第1和2短。在世界上的日本汽车生产在2001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142万,在2 977万世界排名第一。应当指出的是,CKD,SKD的方式,在2002年中国汽车行业生产的汽车,组装。
?中国的汽车产业,产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一个所谓的“6 +3”的格局。通用,福特,戴姆勒 - 克莱斯勒,大众,雷诺,丰田,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全球生产的大型集团公司。中国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仍然支离破碎。法律地位的汽车生产厂120多名。从控制的关系,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到一汽,东风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但就整体而言,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比较分散。 2002年,一汽,东风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以生产浓度为57%,比2001年增加了八个百分点。中国汽车销量在前三的企业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汽车,其销售总销售额超过2001年前的55.23%,三成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个别企业的规模,中国汽车业4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30万-60万,规模经济开始显现之间。然而,与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公司相比,中国汽车行业的业务规模尚小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2.5亿元的生产能力,居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在亚洲,中国还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对于某些车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型和重型卡车生产的能力和规模在世界的前列。在2002年,一汽集团重型卡车销量突破20万位居世界前列。一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公交车,皮卡车,微型车在世界上生产规模比较大。
?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的专业化程度仍然偏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仍主要围绕围绕集团发展,小,一直尚未形成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 2002年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中国汽车公司汽车公司按照专业的组织模式,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形成了一汽汽车集团,专门从事,重型卡车整车生产,销售的基础,总资产191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开始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独立,发展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车桥厂独立,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
?商用车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能力有一定的水平,并有5-10年的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系列产品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新产品。东风汽车公司,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一些车身设计的发展,但尚未成熟,更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各大汽车厂商在新产品开发的主要负责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模型,有能力对某些产品进行升级或提高,并参加了一些联合设计。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中国的各大汽车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汽车零部件,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有长足的发展能力,为某些低附加值产品,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能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许多关键部件是模仿国外产品。例如,汽车发动机,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最先进的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动机的质量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水平。中国进口各类汽车发动机在2001年的246087台,远远超过了进口汽车的数量。
?应当指出的是,
决定在21世纪的竞争,在国际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研究和发展的支持,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几乎是在同发达国家的水平,汽车行业。如果你能掌握竞争的良好的产业化水平的路径,中国的汽车产业可实现发动机发展的飞跃。
?中国的汽车行业企业的市场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各公司都在加紧促销力度。以上为整个汽车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在2001年的销售成本,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也加快了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和维修系统的建设。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在全国已建立了完整的销售体系。然而,与国际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和服务还比较落后。围绕国际信贷和金融,保险,汽车销售,租赁已经很全面,在发达国家中最大的汽车集团有很强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刚刚开始在这些领域。到目前为止,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和其他手段相对简单,租车是出售的融资,是指没有全面开展。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脱节。一些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是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基本上是由制造商转向经销商的市场风险,主要经销商的收入,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装饰,美容,保险及其他销售相关的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维修服务,投入少。更多的功能单一的代理分销网络,许多汽车制造商重新建立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贸易网络。汽车经销商的营销功能和维护职能分离,直接影响到对汽车生产企业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在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正逐步接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力人均生产力率在2002年,而人均产量在1993年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24.75 18.33,福特,通用,10.38,32.93丰田。降低在许多领域的生产力,以抵消中国汽车产业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的本土化努力,迅速提高。相当数量的引进车型,在短短的市场,40%的国产化率。介绍了在20世纪80年代车型的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要7-8年,只有3-4年。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配套能力已大大改善。在低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反应能力也迅速增加。
中国汽车工业和国际汽车公司在主要的汽车生产厂进行了全面的合资,主要生产技术和设备制造业已大大改善。相当数量的合资企业,生产线和设备,按照引进跨国公司的生产标准。一些公司还推出了灵活的焊接生产线。作为合资企业,在按照跨国公司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要求组织生产,中国的汽车企业,以确保产品的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技术,管理制度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产品的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北京已经实施欧2排放标准,国家减少排放量的30%的消费税,符合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其他汽车产品的角度来看的技术要求,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产品。 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品,落后2-3落后于国际市场的代表,现在将有来推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同时。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汽车行业。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汽车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第二,中国的汽车产业完全融入国际汽车产业体系
世界汽车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的一个
?与中国政府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2002年,世界汽车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共同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加强与PSA的合作水平。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北京汽车控股的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计划在2005年和2006年投资$ 43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的合资企业。目前,在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15位的汽车制造商都被发现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已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原有规模的扩大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到2400万,日产与东风汽车之间的合资企业将在2006年的产量增加至55日举行。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的一部分。组内原始设备制造商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厂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跨国公司通过独资,合资,和其他入口进入中国最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丰田,大众,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跨国公司在中国拥有数十名的第一个汽车零部件厂数百。随着进入中国的本田,在广州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12万-24万台发动机的年产。
?加速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的跨国公司,中国的汽车产业调整加快。在2002年,历史上最大的,在中国汽车行业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丰田和一汽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东风,上汽,在一个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3 +9”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3家大集团的手。一汽,东风,上汽集团,大集团与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奇瑞,沉阳华晨,南京菲亚特,吉利,哈飞,昌河,江铃汽车9个独立的汽车公司的骨干。 “3 +9”,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约50%,九个独立制片人的汽车生产占约40%的国家。 “3 + 9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大群的多国公司和国内兼并和重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将理顺在21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结构。
?中国汽车工业和国际汽车行业的整合不断深化
?(1)卡车制造合资企业较少,中国汽车企业和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与东风重型,中型,轻型卡车和客车,东风集团和日产的全面合作,其卡车产品的一个高层次,高速发展已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日本生产联合企业,以生产重型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进入汽车制造设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和发展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械公司,合作生产系列,以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以满足大量的中国汽车产业的部分柔性加工的需求。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不进口车开放。加入WTO后,出现了一家合资企业的汽车销售企业。企业战略咨询,外国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汽车行业。政府部门即将推出的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已经提出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汽车金融中的应用,开辟了倒计时。 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发中心。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系统的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制造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 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对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的区域制造中心。本田,广州汽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合资在广州,一个典型的代表建立了本田专门的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向亚洲,欧洲,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汽车开始出口到菲律宾,别克GL8,发动机出口到加拿大,这是第一次,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在地平线上,中国。在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出口的汽车销售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促进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
?汽车零部件,以更大的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汽车业的趋势。零部件全球采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中国的汽车生产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2002年4月在上海,在中国的采购中心在2003年预计购买10亿美元福特汽车部件,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生产的承诺,十堰,襄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将其全球采购系统。
?(2)跨国公司到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表示,中国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002年,根据沃尔沃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其战略重点。沃尔沃其在中国的亚洲地区总部的决定,意味着沃尔沃在亚洲的发展基础。 12月18日,2002年,汽车零部件,德尔福,霍尼韦尔,8日,上海市委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的跨国公司认为,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确认。 2002年,已经宣布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已经占据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的10%。日产计划2004 300 000在中国销售的车辆。大众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把中国市场作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试图让已经拥有的优势。较晚进入中国市场,马自达还宣布,中国是一个“新千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的汽车企业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中国汽车企业使用专业的设计公司,以发展他们自己的系统的国际汽车行业的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雇用超过10个汽车专家,并吸收国内各大汽车厂的研发人员,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卡车财产权利。长安汽车公司和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MPV车型。私营汽车制造商吉利集团,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公司,以帮助设计了一系列的汽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向全球采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国有企业分享联合采购制度,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的质量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采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采购,发动机性能优良的新车型,配备重型车辆,以便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使用?汽车发展领域的国际资源,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发展。 2001年,民营企业在浙江万向集团成功收购了国外的美国上市公司UAI公司,创造一个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其首创,使该集团海外市场的运作和技术开发能力。一汽研究所和德国FEV开发CA6DE系列柴油发动机,使中国汽车业的柴油发动机,新的突破。
?(4)在中国的低人力资本开始加以利用。公司在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在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并重组其竞争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20世纪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生产线,21世纪的劳动力使用,跨国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的技术人员,为他们自己的产品在中国的发展。通用汽车不仅使用的服务,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和上汽集团共同建造上海通用也为通用汽车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办。
?(5)合资改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单向的投资,中国的汽车产业投资的外国企业。 2002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放的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成为世界汽车资本市场,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其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由双方合资成多五菱,上汽,通用汽车公司走到了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成立,本田轿车出口基地。一些合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拥有控股地位的外国。作为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占25%股份,悦达汽车公司占50%的股份为韩国起亚汽车公司的帐户中25%的股权。目前,形成的中国三大汽车公司与多家跨国公司的情况。第三,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在国际汽车产业体系和其纳入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汽车产业体系中的地位
?(1)中国的汽车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根据中国汽车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计算:2000年-0.77,2002 -0.85 -0.7,2001。中国汽车业仍是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行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并没有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国汽车工业仍然主要是1国内市场的行业。
?(2)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只是从事装配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的国家,但在制造环节,从整体看,汽车行业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3)中国汽车业有1巨大的,迅速扩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1完整的,强大的制造业部门的支持能力,更强,更全面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的21世纪的快速发展,规模,技术水平,汽车行业,有竞争力的条件和可能迅速改善。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有一个大跨国公司的依赖,但有各种有利条件,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最终可能成为自主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4)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增长率,到2010年左右,中国的汽车产业有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逐步成为在全球商用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商业在发达国家的汽车,中低档车的主要供应商,全球汽车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
?中国汽车产业在世界汽车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产业系统的集成。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也将更加密切合作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汽车生产领域的兼并和重组,兼并和重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与中国的汽车销售系统的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的汽车产业和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战略联盟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企业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的。中国的汽车企业和跨国公司将是长期的全面合作,但也整体竞争力。
(2)当事人有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利益共享。? 2002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2010年中国汽车需求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1%-13%。随着中国的关税逐步降低,大小的汽车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汽车价格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减少,进入汽车消费领域将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分享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的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带来的好处。
中国汽车工业?部件将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中国的汽车产业将成为一个跨国汽车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成本优势,分散生产和经营风险。中国汽车行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国的汽车工人的工资相当于1/10-1/15日本工人;商用车生产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大批量生产的汽车生产的普及,预计将有一定的竞争力,也有在技术开发成本较低的优势,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都非常熟悉,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全球生产,分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产业系统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行业,市场,劳动力,技术因素,最需要的技术发展的资本,有是大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向中国转让技术,没有形成威胁之间的技术差距跨国公司。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使跨国公司能更有效地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作为的企业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得到利用中国的技术人员,并,由此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1的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业的繁荣全球规模配置中国汽车公司吸引中国的高级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将逐步增加。由跨国公司设计,在中国生产的模式将逐步改变。首次进入中国企业来参与设计(与跨国公司或国外专业汽车设计公司);第二,中国的设计师设计,三个跨国公司委托设计人员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但跨国公司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中国汽车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高水平的产品开发。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年。中国汽车企业如果能抓住汽车产业的新技术革命的机会,这个过程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的汽车产业企业的发展和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研究和开发的分工。
[参考文献]
西安租车网的网站特点
网站在公司运营部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领导分外重视服务价值,针对当今租车市场,此网站有以下特点。1.网站以提供国内外汽车租赁行业资讯和服务全国汽车租赁企业为核心内容;2.以提供准确和专业的汽车租赁信息为发展方向;3.以满足租赁公司的业务需求和个人的求租需要为服务理念;为租赁公司和个人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发布途径;4.通过深入敏锐的分析,快捷详实的报道,精心到位的策划,为汽车租赁公司,为消费者带来实用性,知识性、技术性、权威性 、前瞻性为一体的专业汽车租赁资讯,以及汽车租赁行业的其他周边信息;5.当您想求租,租车网海量信息将使您在第一时间获取您想要的准确信息;当您想出租,您也能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我们数以千万计的访问客户。
朋友们哪些租车网站比较好
神州租车、一嗨租车、滴滴租车、大方租车、瑞卡租车都是不错的租车网站
1、神州租车: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领跑者,积极借鉴国际成熟市场成功的汽车租赁模式,并结合国人的消费习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短租、长租及融资租赁等专业化的汽车租赁服务,以及GPS导航、道路救援等完善的配套服务。
2、一嗨租车:中国首家实现全程电子商务化管理的汽车租赁企业,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4000多个服务网点,提供200多种车型,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成立多年来,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出租率、周转率等重要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
3、滴滴租车:滴滴租车是滴滴出行继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及企业级之后,在移动端出行领域推出的又一出行方式,是滴滴的第九个出行业务。虽然滴滴租车服务还在完善中,但关注度已经超过了神州和一嗨。
4、大方租车:大方租车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支持送车上门和上门取车服务,支持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非常方便。各种类型车都有但可选不多,租赁价格是大方租车的一大优势,网友对大方租车的评价也还不错。
5、瑞卡租车:瑞卡租车是中国第一家提出“租车便利店”概念的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09年6月份,总部设立在广州,立足华南,逐步向全国核心商务城市进行辐射式扩张。瑞卡租车提供经营短租、自驾租车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用车服务。